電信商傳統業務的營收成長有限,但平均網路用量卻一再刷新紀錄,此一壓力促使全球各地的電信業者必須找尋新的發展機會。韓國電信(KT)社長Hyeon-Mo Ku表示,迎接5G的來臨,電信商已不再只是電信商的角色,需要以平台服務為目的作為出發點,從數據與新興應用的機會中,找出新的商業模式。
Hyeon-Mo Ku預期,5G將於智慧工廠、智慧能源、虛擬實境(VR)/擴增實境(AR)、車聯網、智慧城市與智慧農場等應用領域大放異彩。舉例來說,韓國目前正為即將到臨的平昌冬奧做準備,為了讓滑雪場的觀眾有第一視角身歷其境的感受,將結合5G的高速傳輸,現場直播滑雪選手眼前的即時畫面給觀眾。
Hyeon-Mo Ku談到,韓國電信在韓國從電信業者的角色化身成為媒體平台營運商,著手布局IPTV應用,至今已有750萬位IPTV用戶,占韓國50%的市場;與此同時,韓國電信更在2017年年初,發布人工智慧(AI)系統整合於IPTV平台之中,期能由此創造另一波成長高峰。
除了IPTV之外,韓國電信更著手投入智慧能源管理與網路銀行兩大應用。其中,在智慧能源推展下,於醫院、公寓等場所,達到節省約60%的能源效益。
在台灣部分,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郭文忠表示,目前已有幾家電信商也意識到電信業者轉型平台服務商的趨勢發展,包含中華電信、遠傳電信與亞太電信等業者相繼申請NB-IoT的門號,而NCC也已核准約150~300萬個門號,使其導入於新興應用發展。雖說5G尚未開始,但初期可先基礎於4G架構上,進行Pre 5G商轉的措施,事先體驗物聯網帶來的加值服務。
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談到,傳統核心業務衰退,但依舊為電信業整體營收的主要來源,因應此現況,全球各地的電信業者皆紛紛找尋新契機,包含機器對機器(M2M)應用、雲端應用、隨選視訊(VOD)、安全等物聯網服務,而這些應是電信業轉型的好機會。